匠心助力乡村振兴

机械学子助力侗乡教育·书香科技共筑团结根基——机械学院赴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二)

发布者:机械工程学院  时间:2025-07-18  浏览:

2025年7月18日,机械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奔赴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滚良村。这支由机械学子组成的队伍,带着“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厚植民族团结意识”的使命,在这里开展教育帮扶、文化宣讲、思政实践等特色活动。实践团成员以机械学子的严谨与热忱,通过书籍捐赠、课堂联动、夜读浸润等多元形式,既架起知识传递的桥梁,又稳固民族团结的纽带,用青春力量为侗乡儿童点亮求知之光。

书香润心:教育捐赠筑基成长

上午9时30分,教育帮扶捐赠仪式正式开始。实践团为滚良村小学生送上一批儿童读本,涵盖爱国主义、科普、历史知识、智力开发等类型。“就像给机器配齐核心零件,这些书能成为大家成长的‘知识引擎’。”村小校长感慨道,“这些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山外世界的窗口。”此次捐赠既是对基层教育的物资支持,更希望以书籍为载体,让知识的种子在山村生根,为孩子们的成长筑牢基础。

团结铸魂:文化宣讲拓野明志

“民族大团结”宣讲与“外面的世界”分享会相继进行。前者通过小故事、漫画讲解民族互助史,以及看图猜服饰等互动体验深化理解团结友爱;后者,队员们通过分享大学见闻、展示城市风貌,在孩子心中种下“走出去看看”的种子。体育游戏中,投篮、打羽毛球等活动让“团结”从认知落到行动——就像游戏里要并肩向前,让民族团结之魂与逐梦之志在互动中自然生长。

思想领航:思政课堂淬炼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彭曦老师赴乡村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宣讲。她结合孩童认知特点,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生动诠释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通过互动问答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课堂上,孩子们听得专注、悟得真切,在幼小心灵中播撒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此次宣讲既是对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传播,更是厚植家国情怀的具体实践,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童真岁月里生根发芽。

星火夜读:知识薪火代代传

夜读时光中,我们与孩子们共读中国民俗故事。在琅琅书声里,一个个承载着民族智慧的传说串联起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让文化基因在浸润中厚植于孩童心田。这场跨越年龄的阅读之约,既让求知的灯火在夜晚愈发明亮,更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下热爱传统、向往知识的种子,为深厚文化底蕴、涵养学习风尚注入温暖力量。

机械学子用实际行动担起责任,在侗乡播下的科技种子,正照亮孩子们的求知路。这次教育帮扶,靠书籍滋养孩子们的精神,用趣味的方式打开他们的思路。让我们明白:优秀的机械人才,既能用自我能力回应真实需求、促进团结协作;也能以开阔视野定位方向、登上更大舞台。

一校一审:容宽

二校二审:聂琪玲

三校三审:王丽

版权所有:柳州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广西柳州市鱼峰区新柳大道99号      联系电话:0772-351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