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柳州工学院机械学院三下乡收官:思政领航铸魂 机械赋能兴邦——茶旅融合中彰显工科担当与政治自觉(七)

发布者:机械工程学院  时间:2025-07-23  浏览: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第七天,柳州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全程引领下走进布央村,以“茶旅融合”为实践载体,将党建引领的“政治引擎”与机械专业的“技术齿轮”深度融合,在收官之旅中完成思想境界与专业能力的双重升华,为此次实践镌刻下“红色领航、工科报国”的鲜明印记。

启程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彭老师结合当日主题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治内涵:“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平衡,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机械专业的技术赋能,要始终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政治方向。”这番指引为实践团注入了鲜明的政治坐标。

抵达布央村后,茶旅研学中,学子们在工作人员讲解下体悟侗族茶道文化精髓,彭老师适时点拨:“一叶成茶的匠心,也是传统工艺的传承”。机械学子通过实地走访茶农、茶园管理者及当地茶企,详细调研茶园在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茶叶生产制作等环节存在的具体困难,特别是对适用于陡坡、梯田的小型、智能化机械设备的迫切需求。

返程途中,彭老师与实践团围绕“七天实践的政治启示”展开交流。大家深刻认识到:此次活动成效显著,正是因为思政教师的“政治引领”为机械专业实践“定向导航”,而学子的“技术实践”则让政治理论“落地生根”。从“鼓楼议事”中机械学子提出“党员技术先锋岗”构想,到村企共建时“党建+农机维修”方案的形成,再到今日茶旅中的实地调研献策,无不印证着“政治铸魂、技术筑基”的协同效应。

总结全过程,实践团达成共识:机械专业的“精密思维”只有在党的领导这一“核心框架”下才能精准发力,思政教师的“理论指引”唯有结合工科实践的“技术载体”方能深入人心。此次三下乡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它让学子们深刻理解,机械学科的“精准追求”要对标国家战略的“政治精度”,青年成长的“奋斗节奏”必须匹配民族复兴的“发展步伐”。

一校一审:容宽

二校二审:聂琪玲

三校三审:王丽

版权所有:柳州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广西柳州市鱼峰区新柳大道99号      联系电话:0772-351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