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反诈宣讲筑防线,文化支教润童心】“语桥苗韵,文助出海”实践队三下乡之社区服务篇

发布日期:2025-07-21    来源: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

为响应文化强国建设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7月18日,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语桥苗韵,文助出海”实践队在苗美社区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实践队充分发挥语言专业优势,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通过民族文化特色反诈宣传与支教服务,助力社区安全建设与青少年思想引领,以实际行动服务地方发展。


反诈宣传进社区

筑牢老年群体安全防线

实践队精心编制融合苗族蜡染纹样、壮族铜鼓元素的反诈宣传资料,针对冒充公检法诈骗、虚假养老服务、保健品诈骗等常见诈骗类型,用当地方言搭配普通话向社区老人讲解诈骗特征、防范要点及应急处置方式。队员们结合非遗文化保护实际,特别剖析了利用民族手工艺品交易实施诈骗的案例,帮助老人提升辨别能力。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既强化了老人防诈意识,也为非遗传承筑牢安全防线。

(实践队队员进行反诈宣传)


支教课堂润童心

培育文化自信与梦想种子

实践队在社区开展特色支教活动,通过双语教学、文化宣讲等形式为孩子们开启文化启蒙之旅。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学唱英文歌《Little Star》,在趣味互动中激发学习兴趣;结合当地苗族、壮族等多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红色宣讲,讲述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共建精神家园的生动实践,增强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我的梦想”分享环节,孩子们畅想未来,实践队员们鼓励孩子们既要学好文化知识,也要用心感受身边的苗族银饰、壮族歌圩等非遗魅力,从日常点滴中传承好当地的民族技艺与文化精髓。

(实践队队员进行支教)

通过开展反诈宣传和支教服务,不仅切实解决了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为非遗文化传承筑牢安全屏障,也让队员们在基层实践中深化了对“语桥苗韵,文助出海”实践主题的理解,在实践中提升了综合素养。下一步,实践队将继续围绕这一主题,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扩大服务覆盖面,以更加扎实有效的行动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撰稿:张孟涵

图片:龙绪婷、李家英

排版:李家英

一审:赵维驹

二审:肖乐乐

三审: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