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基层、助力发展、传承文化”的宗旨,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语桥苗韵,文助出海”三下乡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语言优势,创新开展双语助农直播活动。实践队以“语桥”联通城乡交流与国际传播,以“苗韵”焕发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通过直播带货形式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与非遗手工艺品走向更广阔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实践队针对当地优质农产品及苗族银饰、刺绣等非遗手工艺品的推广需求,精心策划并实施双语助农直播。直播现场,队员们身着精美苗族盛装,巧妙融合民族服饰文化与产品推介,运用中英双语生动讲解产品的产地特色、文化底蕴与实用价值,多维度展现地方特色与民族文化魅力。凭借流畅的双语表达、专业的商品解说和热情的互动交流,队员们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产品特性,更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苗族文化的独特韵味,成功吸引大量网友关注,有效提升观众参与度与购买意愿,助力当地特色产品实现良好销售业绩。


(直播现场及成果)
此次双语助农直播是实践队将语言专业素养与文化传承责任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通过直播带货,既切实帮助农民增收,更以双语传播为媒介,让珍贵的非遗文化与民族风情跨越地域限制,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价值转化的双重效益。未来,“语桥苗韵,文助出海”实践队将持续探索“语言+文化+电商”的融合发展模式,结合多语种传播优势,助力更多地方特色产品借力双语传播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焕发持久生机。

(实践队合影)
— END —
撰稿:马玉慧
图片:龙绪婷、李家英
排版:李家英
一审:赵维驹
二审:肖乐乐
三审: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