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上午,翻译教研室召开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学院领导、教研室教师代表及多位来自高校和行业的资深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建言献策。
会议伊始,翻译教研室主任邝江红向各位专家汇报了2025版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函评专家提出的建议:一是培养目标需结合校情融入时代性,突出翻译素质与能力;二是课程设置要强化理论与实践关联,优化部分课程名称,打造“翻译+区域产业经济”课程群,增设AI翻译协作等前沿模块;三是延长实践环节课时;四是深化校企协同,联合开发案例库,引入企业导师授课等。

(论证会现场)
接着,与会专家们立足学校办学特色、柳州工业特色及广西的区位优势三大方向,提出以下建议:培养目标突出“立足工科、服务东盟、融合AI”特色,新增“智能语言工程师”等职业方向,强化AIGC技术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增设“翻译理论与技巧”等核心模块,打造“理论—技能—实践”递进链条,新增“工科技术导论”等跨学科课程;实践教学引入AI翻译前沿内容,共建智能翻译实验室,通过真实项目提升实操能力。建议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优化课程模块,形成“外语+AI+N”特色课程群,强化翻译伦理与职业素养教育。
张胜利院长在总结中表示,学院将充分吸纳专家建议,通过锚定工科院校特色、深化区域服务定位、拥抱技术变革三大路径,持续跟踪毕业生就业质量,动态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特色鲜明且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方案的前瞻性与实效性。
本次论证会精准校准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体系,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王芳芳
图片:翻译教研室
排版:潘高媚
一审:邝江红
二审:肖乐乐
三审: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