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正文
    • 合作交流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关熔珍教授应邀到我校开展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5-06-23    来源: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

2025年6月20日下午,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在南校区一教101美育教室成功举办“DeepSeek智能挑战下翻译专业困境与出路探究”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广西高校本科英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关熔珍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行业的深远影响,提出应对挑战的创新路径。

(关熔珍教授进行讲座)

讲座伊始,关熔珍教授以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翻译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她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通用文本翻译中接近人类水平,显著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对翻译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关教授强调,译者应从语言服务者转型为“人机协作专家”,在掌握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加强跨学科素养与技术运用能力,提升翻译的精专维度,服务社会多元需求,努力实现“人机合一”。最后,关教授鼓励大家做技术的引领者而非附庸,在时代浪潮中主动应变、守正创新,不做智能机器的俘虏,而做驾驭人工智能的主人。

(关熔珍教授现场答疑)

在互动环节,师生围绕“翻译专业特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及“翻译美学意识培养”等关切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关熔珍教授勉励青年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学习热情,建立知识更新机制,善用人工智能工具推动教学创新,促进技术与教育融合。针对学生发展,她强调应在掌握智能翻译工具的基础上,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文化敏感性;关注语言服务市场需求,积累地方产业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通过广泛阅读,培养批判思维与文化解释力,打造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兼备的人才优势。

(师生交流,气氛融洽)

讲座结束后,师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学生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人工智能背景下翻译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增强了提升专业能力的信心。专任教师们则表示,今后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前沿技术的融合,着力培养契合地方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助力学院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撰稿:黄玉洁

图片:黄玉洁

排版:潘高媚

一审:邝江红

二审:肖乐乐

三审: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