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微言大义”系列微课堂活动在学院会议室举行。学院董月琳副院长以“同心同行,共话育人”为主题,分享了参加第九届中法青年领导者论坛的宝贵经历与深刻感悟。学院院长张胜利、党总支书记杨新建、各教研室青年教师代表出席活动,与学院各年级学生代表共同聆听了这场精彩的报告。
报告会上,董月琳副院长以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还原了论坛盛况。她特别提到,在巴黎举行的这场高层次对话中,中法两国青年围绕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法国青年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对中国发展的由衷赞叹。”
(董月琳副院长作主题报告)
通过一系列亲身经历,董月琳副院长向在座学生提出殷切期望:一是要厚植情怀,担当时代使命。期望同学们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全球视野观世界,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二是要勇立潮头,拥抱智能时代。希望同学们主动学习人工智能,将其转化为学习利器,在AI赋能中提升创新能力和知识素养。三是要知行合一,争当实干先锋。勉励同学们特别是学生干部,要在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发挥模范作用,以实干精神锻造过硬本领,永葆终身学习热情。四是要直面挑战,把握人生主动。寄语即将步入社会的高年级同学,要保持开放心态,激发内在动力,在就业创业中主动作为,勇敢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师生认真聆听报告)
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新建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董月琳副院长的精彩分享与深刻洞见,杨新建指出,本次微课堂既是生动的国际视野教育课,也是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希望全院师生从此次微课堂的内容中汲取能量,将“担当作为”落实到推动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具体行动中。
“微言大义”讲堂是语教学院文化育人微课堂专题活动之一,也是学院丰富育人形式、提升育人质量的进一步体现。学院将继续深化“三全育人”示范院系建设,通过创新活动载体、拓展育人平台、优化育人机制,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撰稿:时宇彤、肖乐乐
图片:时宇彤、肖乐乐
排版:唐菁悦
一审:李家英
二审:肖乐乐
三审: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