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工作 >> 正文

中国社科院黄浩教授应邀到我院开展讲座

发布日期:2025-07-09    来源: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

7月2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黄浩教授应邀到柳州工学院开展学术交流。黄教授为我校教职工开展了一场题为 “如何申请研究项目—兼谈科研工作方法”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

黄浩教授以“问题意识”为切入点,结合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经验,提出 “三问”选题法——“问题是否源于产业真痛点?方法是否突破传统范式?成果能否赋能产业升级?”接着,以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为例展示“五力模型”如何助力宜宾市实现140亿元营收的转化路径,实现学术成果的社会价值。他强调:“好研究要像给企业开药方,既要对症又要管用,不能光写漂亮论文。”

黄教授以数字经济为切入点,提出科研应始于产业痛点,如跨境电商数据安全,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工具深化研究,最终借助政策与企业合作,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他强调,教师需将科研思维融入教学,以研促教,培养兼具创新意识与产业洞察力的应用型人才,该理念为在座师生打开科研新思路。

黄教授使用“黄金逻辑四步法”拆解申报书,强调紧扣国家战略、突出创新点、中外文献支撑,团队与“不断修改等”的关键作用。他提出:“申报书不是论文,而是科研思维的‘可视化’,要让评审专家一眼看到‘问题—方法—价值’的清晰脉络。”

在问答环节,教师们围绕“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商”“青年教师申报项目困境如何解决”等提问,黄教授以“科研如琢玉”为喻,深入浅出地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胜利对讲座进行总结:“黄教授的分享不仅是申报指南,更是科研思维的‘锻造课’。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发展,助力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此次讲座不仅为项目申报提供实战指南,更为学院学科建设注入创新动能。学院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以科研创新赋能人才培养。

撰稿:韦冬梅

图片:韦冬梅

排版:宋宇瑶

一审:宋琳琳

二审:肖乐乐

三审: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