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聚焦新时代需求,培育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5-06-27    来源: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 作者: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

6月20日上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在学院会议室举行。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黄干副教授、桂林学院陈锴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王智群副教授、柳州铁一中学张必凤老师、老挝KKC商业管理学校乔亘才·金莎磨校长以及教研室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主任兰慧君主持。

(论证会现场)

兰慧君主任介绍了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四大突破:在课程设置方面,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增设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在实习实训方面,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阶梯式训练,逐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完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深化与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老挝KCC商业管理学校等国内外院校的合作,打造开放共享的育人新格局。

与会专家对方案给予了“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路径创新”的高度评价,并立足行业发展前沿提出战略性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确保学生毕业五年后具备成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的素质;二是适当增加实践课时,强化微格教学、课堂观察、教学反思等核心环节,切实提升学生的从教基本功;三是构建面向东盟的汉语教学课程群,建立“语言要素教学+专门用途汉语教学”双轨并行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教学适应能力。

兰慧君主任对专家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教研室将认真吸纳建议,进一步完善方案。她指出,新版方案将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中文教育行业需求,着力培养培养掌握扎实汉语基础知识、具备双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此次专家论证会的成功召开,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以此为契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和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廖子叶

图片:汉教教研室

排版:李宏源

一审:兰慧君

二审:肖乐乐

三审: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