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彭曦 校对:赖伟 审核:张明  时间:2022-11-06  浏览:

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11月4日下午,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部署,“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行集体备课,认真学习领会,统一思想认识,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时间“带着热气”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围绕学习研究阐释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关教学科研重点、教学方式方法等展开了热烈研讨。新华社于10月29日刊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决定》共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二是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是认真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四是坚持知行合一,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五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决定》的颁布,为我们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根据《决定》的要求,并结合平常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围绕“怎么融”的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要始终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要想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本课,首先要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好、吃透、记熟,如《决定》中所要求的那样,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新的教育文本、新的教育素材和资源,是新的教学重点和要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高校在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结合《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资料,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二十大报告基本内容凸显出来,把文本内容精准融入。始终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其次,融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要始终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党总结出来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高校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主体,要更加主动学习,力求“因势而新”。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答疑解惑、增强学生获得感。

第三,融入党的二十大报告运用的方法,要始终发挥好思政课教师这一关键主体作用。一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把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非凡成就作为最鲜活的教材,引领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新时代新作为成就的动因,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其更好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二是运用联系的、系统的、整体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教育功能,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贯通起来。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之中, 在宏观层面: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正确理解党的二十大主题、“五个牢牢把握”的深刻内涵。在中观层面:结合课程的章节教学目标与要求, 注重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在法制建设、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的重大判断、重大战略的知识点融入各章节的备课中。在微观层面:对涉及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提法展开讲解。借助上述思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系统地融入课程。

另外,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进行专题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聘请专家作学术报告等。

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思想深邃、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趁热打铁、迅速安排,在下周课程开始之际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带着热气”进课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