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部门首页 -> 教学建设 -> 课程建设 -> 正文

柳州工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

发布日期:2021-01-26  来源: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9〕2号)、《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桂教高教〔2020〕3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课程建设水平,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力保障,课程质量直接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2019年,国家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以落实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为契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革命,遴选建设我院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校级“金课”,努力打造一批自治区级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类型

(一)线上一流本科课程依据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标准,突出优质、开放、共享,坚持建以致用的原则,以“互联网+”“智能+”等现代化教育为手段,建设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引领性强的校内在线开放课程。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即主要以面授为主的优质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激发课堂活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学时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鼓励基于国家和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即针对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操作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实施企业现场教学困难等问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解决真实验项目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等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五)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的优质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原则

以现代教学理念为引领,以教学内容优化为核心,以教学模式创新为手段,以研究式教学团队发展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课程综合改革,推动课堂革命。

(一)提升高阶性。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内容强调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二)突出创新性。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三)增加挑战度。课程设计增加研究型、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货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加强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规范课程管理等,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获得感,全面提升我院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3-5年时间(项目建设周期2年,分2020年、2021年、2022年立项3次),立项建设55门左右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原则上给予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5万元/门经费资助(若需要大量录制视频则另行考虑追加经费),给予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3万元/门经费资助。重点打造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择优推荐遴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二)具体任务

自治区级建设专业至少建设3门院级一流本科课程,校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专业至少建设2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普通专业及教务部至少建设1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鼓励学院其它承担有课程的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建设内容

(一)科学编定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体现课程学习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课程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应关系、课程学习目标与考核方式的关系,明确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在教学实施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

(二)精心编排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必须以符合国家安全保密要求为前提,思想性、导向性正确,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基础与前沿相结合,充分体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适当提高课程的难度和挑战度。

(三)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课堂设计,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重视组织高质量的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准确表达的能力。

(四)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因时制宜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与学的模式创新。

(五)严格课堂管理

积极利用雨课堂等现代智慧教学工具或其他课堂教学智能管理终端新手段,进行辅助考勤,开展课堂测验;课堂教学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

(六)突出过程考核

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采用多样化的作业设计体系和课程考核方式,加大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创造的能力。

(七)注重反馈与改进

采用多种方式开展课程建设情况调研工作,结合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课程建设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

(八)总结凝练经验

总结课程建设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院提高课程建设整体水平。

组织管理

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以项目管理的形式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所在单位要指导和督促项目组开展项目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支持和政策保障。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或中期检查,包括查阅档案、组织听课、访谈学生等,重点对比课程改革前后教学效果的变化情况及其实践推广应用价值。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建设周期结束时,按照《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进行验收,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优秀者授予“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荣誉称号。

、附则

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未尽事宜另行规定,由教务负责解释。